首頁 保健專欄 疾病常識專區 低血壓的中醫療法

低血壓的中醫療法

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醫師

低血壓是指成人血壓低於90/60 毫米汞柱,常伴有頭昏、心悸、眩暈,四肢乏力等症狀表現為主的疾病。體質性低血壓常見於體質衰弱的女性,並有家族遺傳的傾向,合併某些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 所引起的低血壓稱為症候性低血壓。大多數的低血壓患者若能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一般不需特別的治療,但長期低血壓對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影響各器官的正常 運作,對腦部的傷害尤其嚴重,甚至誘發腦血栓的形成,即應積極尋求治療。

症 候性低血壓,應從治療原發性疾病著手,而中醫學認為體質性低血壓多因先天稟賦虛弱、後天失養、思慮過度而致氣血不足,氣虛陽弱,鼓動無力,氣血不能充分通 達四末則血壓下降,氣血兩虛是本症主要致病因素,臨床症狀包括眩暈、心悸、手腳冰冷、失眠、耳鳴等,在治法上,中醫用益氣補血,補虛扶正的治則來調理,方 藥用黃耆五錢、黨參五錢、五味子、麥冬各三錢、北柴胡三錢,水煎去渣溫服,每日一次,十天為一療程,方中黨參補氣,五味子強心補血,麥冬養血滋陰,都有調 整氣血兩虛的作用,一般而言,中藥在辨証治療低血壓的療效較西藥來的顯著且無明顯副作用。

飲食保健上,可以多食用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CB12及葉酸等可增進身體造血機能的食物,如瘦豬肉、豬肝、牛奶、蛋黃、魚貝類、各式綠色蔬菜及水果來增加心排血量,提高血壓,亦可以甘草一錢、肉桂二錢、沖泡藥茶,以代茶飲,對血壓的上升及穩定也有很好的功用。適量的運動,鍛鍊體力也是改善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