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保健專欄 疾病常識專區 中醫藥防止「過勞死」

中醫藥防止「過勞死」


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陳旺全醫師 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根據統計,台灣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工作人口有疲勞過度的現象,尤其是長期工作步調緊張以及高度腦力工作的族群。生活在高速度、快節奏的台灣社會,無論是工作 或家庭經濟的壓力,甚至新聞上恐怖的政治頭條,無形中都讓中產階級、知識分子身心的壓力加劇,在長期的累積及個人的忽視下,「過勞死」─長期處於慢性疲勞 症狀下的猝死,便成為這些精英份子最大的隱形殺手。一般的症狀通常為工作長期過度緊張、大腦皮層持續緊張造成身心的失衡。在臨床的表現上,常會有心悸,心 跳過快,胸悶氣短,多汗,手心潮濕,咽喉乾澀,眩暈,頻尿,手足痙攣,肌肉緊張,並時常感覺疲勞;精神狀態上,會有失眠、易怒,注意力不集中及常有危機感 等,並有免疫系統紊亂的問題。中醫學根據臨床表現,將此症歸於“鬱証”、“心悸怔忡”、“虛勞”等範疇。並認為病因大部分由思慮傷脾,勞累過度所致。在治 法上宜緩急柔肝,養血寧心。可用白芍三錢,甘草三錢,木瓜三錢,菌靈芝二錢,制何首烏三錢,刺五加三錢,銀杏葉三錢,絞股藍二錢,五味子二錢,水煎去渣溫 服,每日或隔日一劑。在西藥仍無有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,此方可幫助調節身體免疫能力、促進代謝功能、舒緩情緒,對緩解不適症狀,有不錯的療效。過勞死的發 生並不是突然的,通常是在長期的慢性疲勞、或本身已有某些疾病存在而不自覺或不加注意。只重視經濟成就的向上成長,卻忽略健康已呈負成長的觀念,就是讓過 勞死病例越趨增加的主因,事實上過勞死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。除了以中醫藥調養外,日常飲食必須均衡,可以多攝取高纖食物,並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,安排合 理的工作及生活作息,適量的運動絕不可少,養成定期全身健康檢查的習慣,這些都是讓您脫離過勞死高危險群的最佳良方。